[转贴吧]诛仙《青云志》整体感觉
作者ID:德意志0001
记得出《诛仙》的2007年,我正好在读大二,这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仙侠类小说,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可说是通宵达旦,连课都懒得上。《诛仙》对我而言,就是我“致青春”般的存在。
本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阈值很高,就小说本身而言,《诛仙》这本书其实并不完美,辞藻流于浮华,刻画工于痕迹,当然远不及金庸“大巧不工,大有若虚”讲故事“娓娓道来,百听不厌”这种境界,尚不如孙晓《英雄志》前半部分的雄浑苍劲,力透纸背,亦不若沧月《镜系列》史诗奇幻般的既视感。但是,《诛仙》仍然是一本极佳的上乘之作,就仙侠类小说而言,文学水准鹤立鸡群,风格上独树一帜。
首先,我并不反对改编。任何一部高端的文学作品,故事情节其实只是“形式”,而人物形象则是“本义”,形式可以繁复多变,花样翻新,甚至很多编剧能想出比原作更引人入胜的情节,如以前TVB翻拍金庸剧,不少都把原作改编得面目全非,但是口碑却不错,这是为何?因为TVB的改编,变的只是外在的“故事情节”形式,而“人物形象”的“本义”却始终把握的很好,甚至比原作更加深刻,如黎姿版的赵敏,经历跟原作《倚天》多有不同,但是变来变去,赵敏变得更加的“灿若玫瑰”了,更加的豪爽大气了,更加的聪明绝顶了,更加的“敝屣荣华,浮云富贵”了,更加的“情深意浓”了。编剧在改编故事的同时,将《倚天》的人物本义把握的很好,”这是“成功的改编”。能否在故事情节变换的基础上可把握原作人物“本义”是改编成不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不失色”。
所以“忠于原著”并不是原则,而“重现甚至加深原著人物形象”才是编剧真正要做的事情。做好这一点,电视剧将超越原作,这样的作品虽说是凤毛麟角,但也非没有,比如,远的有《甘十九妹》,近的有《琅琊榜》等。
下面 我们来看看《青云志》中的人物形象。
1.张小凡
原作神髓:真挚朴实,坚韧倔强。
人性矛盾点:凡/不凡
原作中张小凡是个平凡质朴的农家少年,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又被命运推向人生的制高点和低谷,鬼厉之前是“郭靖”般朴实无华,而鬼厉之后成了“许文强”,纵横拼杀,智勇双全。看似矛盾,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不管世事无常,唯初心不改。恰恰反映了他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客观说《青云志》中找了李易峰来演张小凡,并不适合,从外形上讲,李易峰气质偏高冷,演个高富帅倒是绰绰有余,但绝不符合张小凡“凡”的特点,并没有那种质朴纯真的感觉,而且李易峰年龄偏大,偏成熟,百里屠苏还勉强,演张小凡那就是扯淡了。
从表演看,李易峰动作僵硬,表情做作,台词如背如诵,全无张小凡质朴的浑然天成。
评价:胡歌之后无小生
2.陆雪琪
原作神髓:天琊幽兰,白衣如雪,翩若惊鸿,冷似清霜
人性矛盾点:冷/不冷
虽然有工于痕迹的缺点,但是萧鼎毕竟善于制造人性中矛盾的两面,陆雪琪在原作中寡言少语,气质冷如九天仙子,但是实则有一颗火热而倔强的内心,那一声“我不愿”,那一句“弟子陆雪琪,敢以性命担保”,让人面对这个清冷的女子的时候,直有一股暖流漫过全身,在冷与不冷之间,有一种仰望和欣赏,有一种感情和感动叫做“陆雪琪”
《青云志》中若单从颜值上说,我觉得杨紫可以演这个角色,杨紫确实扮相不错,气质也偏冷,年龄也符合,但是,脑残的编剧让陆雪琪在一个没有经过仔细推敲的改编下的场景中就提前出场,在书店里看书,是在表现她的“静如处子”吗?要知道《诛仙》书中陆雪琪出场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如此草草了事所为何来?翩如惊鸿的感觉完全没有了。而在后面一个场景中,曾书书的追求举动,虽然轻浮,但是并不过分,杨紫连一言不合都没有,就对同门拔剑相向,这是在刻意表现她的“冷”吗?陆雪琪的“冷”是仙子的“冷”,而并非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不是不通情理,杨紫版的冷,完全成了崖岸自高,孤芳自赏。既然编剧陆雪琪的“冷”表现如此不好,那后期对她的“不冷”我们又能抱有多大期望值?前面说了,改编的关键是让人物“不失色”,然而,陆雪琪的“色”掉得惨不忍睹。
评价:李若彤已老,刘亦菲不露面,江湖再无“神仙姐姐”(当然杨紫我还是比较认同的,这是编剧的原因)
3.田灵儿
原作神髓:无
人性矛盾点:无
为什么我对田灵儿如此评价?并非我找不到词汇去形容她,实质其实是在原作中田灵儿的存在价值只是“纪念我的初恋”,也就是说田灵儿这个角色在原作中的存在感,只是让张小凡有个初恋,让人知道“初恋是美好的”,“初恋往往又是令人心痛的”“有个初恋才是完整的人生”等等。所以田灵儿的表演要求很低,演得让人有初恋的感觉即可。 从田灵儿身上就可以看出萧鼎和金庸巨大的落差,同样是配角,同样是师姐师妹与师兄师弟的恋情,岳灵珊的存在感要远远高于田灵儿,田灵儿的实质只有“初恋”两个字
在原作中这个角色是比较失败的,爱齐昊也是爱的莫名其妙,远没有岳灵珊爱林平之来的那样自然而令人叹息,不过在《青云志》中,唐艺昕的表演还是不错的,娇俏可人,灵动任性的田师姐演的活灵活现,让人觉得,若是自己也碰上这么一位师姐,自己当然也会情不自禁。
评价:意外之喜,略超原作
4.曾书书
原作神髓、人性矛盾点:玩世不恭,晃荡不羁VS聪明多才,潇洒豁达
其实曾书书这个人物在原作中重要性并不强,但是却很有人格魅力,七脉会武,别人要么紧张要么兴奋,他轻描淡写,漫不经心,不争输赢,看淡成败,宁愿把心思放在兴趣爱好上面,谈吐之间,幽默多多,充分表现了他豁达潇洒,聪明多才的人格魅力,人生得此知己,当共醉千殇,人生得此佳偶,当琴瑟相和。
客观来说,《青云志》中曾书书表现的还算不错,演员把曾书书的逗逼个性表演的很到位,,曾书书送礼追求陆雪琪那段也很符合曾的人物个性,但却毁了陆雪琪,可谓得不偿失。可是,脑残的编剧却要把张、陆、曾演成三角恋,这种俗套情节就太过分了,曾书书般的男子,如风如云,自由自在,对一个女子动心容易,长久停留恐怕很难,编剧为了商业化迎合现在的年轻人口味完全丧失底线,彻底无视人物个性,搞出三角恋这种狗血剧情令人不耻。
登录后方可回帖
时隔十年,《诛仙》终于搬上了银幕,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每晚准时守候更新,还特意充了腾讯会员,要知道,近几年我早就不看任何电视剧了,然而,《青云志》虽然比一般的烂剧要好,但终究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