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院拓客思路和方案
By aassdd
at 2020-09-12 • 0人收藏 • 652人看过
美容院拓客思路和方案,微信咨询《bk4392》 免费拓客,美容院拓客留客方案 美容美业,会员系统促活/留存/个性营销提高粘性,美容院拓客留客方案 免费拓客提升门店业绩!
美国彭博社9月9日文章,原题:世界十大航空公司股票,除了一个,其他均为中国企业 至少和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同行们相比,中国航空运营商的处境相当不错。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该国民众急于旅行,人民币汇率上涨,石油价格越来越便宜。
彭博社对该行业的评估显示,过去3个月中,(涨幅最大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股票中,有9个是中国公司。且除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外,其余公司的股票均取得两位数的涨幅。唯一的外国公司是排在第六位的InterGlobe 航空,该公司是印度最大航企IndiGo的运营商,股价涨幅为13%。表现最佳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该公司股价(在过去3个月)上涨了22%。
由于各国政府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边境限制,人们变得不愿旅行,新冠病毒大流行已使全球航空业陷入困境。代表大约290家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航空客运量在2024年之前都不会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中国航空公司并非没有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但由于国内市场广阔,且疫情得到了控制,中国取消了旅行限制,中国航企得以更快地恢复。
中国航企的股票本月涨势加速,部分原因在于人民币的强势。这降低了航空公司的燃料成本和债务成本,其中一些是美元借款。最近的油价下跌进一步降低了燃料开支。
彭博社的分析师预测,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仍无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利。他们上半年均录得逾80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但是乐观情绪一直在增强。预计十月初的国庆假期将增加交通量。根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数据,到2031年,中国国内航空运输量可能比2019年增长15%。(于文译)
原标题:交出半年报后遭遇“减持劫” 美的正在透支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姚翀
短短几天内,美的在资本市场上遭遇连续减持,市值迅速蒸发。半年报出炉,投资者们已没了耐心?美的的业务增长,注定陷入挣扎?
方洪波、李东生、董明珠的不同选择
深交所披露的9月2日董监高持股变动信息来看,9月2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通过大宗交易卖出2000万股,卖出后仍然持股1.17亿股。如果按照金额来算,方洪波此次套现13.62亿元,这是方洪波首次减持美的股票。
对于方洪波的减持,美的集团回应称,其一,方洪波因个人资产配置需要,且系首次减持;其二,交易受让方以海外投资机构为主,会继续长期持有,且根据法规要求交易后六个月内受让方也不得减持;其三,未来三季度公司基本面继续向好,预计单季收入将实现强势增长。
有意思的是,就在方洪波减持引起震动差不多的时间,TCL科技也因为创始人李东生股票操作异动备受关注。
9月1日13时03分,李东生委托的交易服务人员因证券代码输入错误导致误操作,卖出TCL科技股票500万股,成交金额3590.98万元。该交易服务人员于同日14时48分买回上述500万股公司股票,成交金额3576.47万元,获利30万元。
对于此事,李东生隔天致歉表示,从还原事情的真相,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维护高管诚信原则考虑,在市场买回500万股,还原交易前现状,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本次误操作所产生收益归公司所有,所产生的交易税费由其本人承担,并接受因误操作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收回账户管理权,由本人自主管理。
美的的老对手格力电器,在同一时间也忙着操作股票。9月2日晚,格力电器公布了公司回购股份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截至8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709.12万股,占公司截至8月31日总股本的0.78%,公司已支付26亿元参与回购公司股份。
“爆炸门”事件愈演愈烈“雪上加霜”
方洪波、李东生、董明珠的不同选择,都因为处在半年报发布后的敏感时间,而令人有诸多猜测。从美的来看,它的半年报似乎要好看一些。
据美的2020年中报,目前,美的集团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三大领域营收比重分别为46.04%、38.14%以及6.85%。
对应三大领域,美的暖通空调业务收入同比跌10.37%,消费电器业务营收为530.3亿,同比降9.11%,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为95.2亿,同比降20.79%,可以说,消费电器是上半年营收降幅最低的板块,不过,就是这一板块中的拳头产品,目前却陷入质量质疑之中,可谓雪上加霜。
8月28日,微博认证为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的用户赵占领投诉称,自己购买的美的燃气灶才使用不超过十天就突然爆炸,要求美的必须给出正式的调查处理结果。对此,美的方面随后回应称,已在8月22日退货退款。赵占领通过微博回应关于美的对“燃气灶爆炸事件”声明表示,美的回应明显是为了应对舆论,美的从未对其本人正式道歉。
此事引发了诸多消费者的讨论。而9月8日下午,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涉事产品以及同批次产品“未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本次事故很有可能是多种应力不均匀存在的情况下,导致钢化玻璃应力失衡造成破裂,并声称这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对此,赵占领表示“不完全认可”。
据悉,目前,赵占领要求美的公司尽快给出正式的调查处理结果,以及书面道歉;若涉案型号的燃气灶存在产品缺陷,要求美的公司进行公开召回,或给出其他合理的解决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关于美的产品的投诉不时出现。8月初,沈阳一家庭在使用美的电热水器时,17岁女孩遭电击,险遭不测;7月,深圳沙井富居小区B栋17楼某单元,李女士家厨房内的美的电冰箱突然爆炸起火,闻讯赶来的4名保安员及时将火扑灭。而在7月,贵阳消费者于泽购在网上实名公开举报,称美的在宣传销售过程中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的规定,涉嫌虚假宣传,并提出“退一赔三”的赔偿请求。
美的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在方洪波减持的隔天,美的集团又出现了37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682.26万股,成交额达18.11亿元,不过,深交所网站上并无相关信息,表明此次交易方并非美的高管,而是公司股东,但具体身份尚不清楚。
在一周之内,美的接连遭受两次大额减持,而“爆炸门”领头的用户投诉事件,将美的产品质量问题推到风口浪尖,然而,就在一周之前,美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曾触及历史新高达74.74元,总市值突破5000元。
为此,便有业内人士指出,方洪波此次减持套现的时机颇为耐人寻味,一方面,美的市值冲高,与格力、海尔拉开差距,而另一方面,从半年报来看,美的下半年业绩走势,很可能充满挑战,难以预测。
这是否说明方洪波对美的没有信心,认为美的正在透支未来?我们可以从半年报来看一看。美的最为稳定的消费电器业务,出现了9%的下滑。美的空调业务,虽然在营收上超过了格力,但同比跌10.37%。
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额同比下降26.9%。拆分来看,线上渠道销量同比增长9.6%,销售额同比下降9.1%,线下渠道销量同比下降31.8%、销售额同比下降37.1%。而根据《暖通空调资讯》数据,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同比下滑22%。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今年将会是近年来空调价格最低的一年,整个空调行业,都会陷入低谷。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空调视为美的的未来,似乎也并不可取。那么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会不会成为未来的强力增长点呢?
今年上半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为95.2亿,同比降20.79%,2019年全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同比降1.89%,占全部营收比重相较于2018年微降,2018年全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同比降5.03%,占全部营收比重相较于2017年下降。
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据财报,2017年时,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占营收比重曾超过11%,而据最新的半年报,这一板块占营收比重比例只剩6.85%。这意味着,这一业务,因与跨国并购整合紧密相连,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却在逐年交出的成绩单中,罕有亮眼的数据,与此同时,暖通空调在营收中的占比却仍较高,并且出现上升势头。如果考虑到空调行业整体状况,很难将此业务作为美的的未来来看待。
在这种情况下,美的究竟有没有透支未来呢?也许方洪波的心里早已有数。
原标题:8月社融数据远超预期!什么情况?
11日,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社融数据远超预期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初步统计,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政府债券是推动8月社融提速的关键分项。”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8月新增社融规模较7月大幅回升,主要受到政府债券放量推动,以及企业债券发行小幅回暖影响。8月Wind口径地方债净融资规模高达9424亿元;企业类债券净融资额在3000亿元左右,较7月有所恢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8月社融数据大超预期,主要支撑来自:信贷新增1.42万亿元,政府债券增加1.38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增加3633亿元,未贴现票据增加1441亿元。8月非标项目合计增加71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724亿元,可能源于调控加强预期下地产类非标集中放量。
展望未来,李超预计,9-12月还有约2.8万亿元政府债券增量,将对社融构成正向支撑,后续非标项目可能是社融最主要拖累项。总体看,8月社融存量同比13.3%的增速基本可确认是今年高点,年内社融存量增速可能维持在13%左右的高位。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张继强表示,在上半年信贷投放相对充分、年中政策基调动态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更加审慎、打击融资套利行为等背景下,下半年信贷增速可能在13%左右趋于平稳。结构上,8月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维持高增态势,主要是特别国债与专项债资金加快投放撬动基建配套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信贷需求旺盛叠加政策鼓励下保持较高增量所致。
花长春认为,信贷回升是由于银行信贷投放季节性高于7月,企业表内票据融资部分恢复。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多增,主要是受益于货币政策精准导向,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贴现票据同比减少,李超表示,8月票据贴现发生额较低,自5月掉落万亿元以下后持续处于低位,表内票据成为信贷的拖累项目,主因是监管部门强化结构性存款乱象整治。
M2保持较高增速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净投放现金175亿元。
花长春表示,8月在信贷小幅回升,以及基数效应的作用下,M2同比增长10.4%;8月信贷投放力度较7月有所加大,房地产销售继续走高,企业经营现金流进一步改善,带动M1同比增速保持上行态势,M1-M2增速剪刀差有所收窄。
在李超看来,财政资金“淤积”是M2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增,但资金尚未拨付,洪涝灾害也影响了资金拨付进度,牵制近两月的M2增速。M2与社融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也来自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支出的不同步。发行债券计入社融,但只有财政支出才会派生M2。预计未来随着财政支出加快,M2增速将恢复上行,而M2和社融增速差也会逐渐收敛。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8月信贷、社融的表现,表明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形成较大力度支持。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精准导向。总量上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信贷社融将保持适度合理增长。结构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政策主要着眼点,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美国彭博社9月9日文章,原题:世界十大航空公司股票,除了一个,其他均为中国企业 至少和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同行们相比,中国航空运营商的处境相当不错。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该国民众急于旅行,人民币汇率上涨,石油价格越来越便宜。
彭博社对该行业的评估显示,过去3个月中,(涨幅最大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股票中,有9个是中国公司。且除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外,其余公司的股票均取得两位数的涨幅。唯一的外国公司是排在第六位的InterGlobe 航空,该公司是印度最大航企IndiGo的运营商,股价涨幅为13%。表现最佳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该公司股价(在过去3个月)上涨了22%。
由于各国政府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边境限制,人们变得不愿旅行,新冠病毒大流行已使全球航空业陷入困境。代表大约290家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计,航空客运量在2024年之前都不会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中国航空公司并非没有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但由于国内市场广阔,且疫情得到了控制,中国取消了旅行限制,中国航企得以更快地恢复。
中国航企的股票本月涨势加速,部分原因在于人民币的强势。这降低了航空公司的燃料成本和债务成本,其中一些是美元借款。最近的油价下跌进一步降低了燃料开支。
彭博社的分析师预测,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仍无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利。他们上半年均录得逾80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但是乐观情绪一直在增强。预计十月初的国庆假期将增加交通量。根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数据,到2031年,中国国内航空运输量可能比2019年增长15%。(于文译)
原标题:交出半年报后遭遇“减持劫” 美的正在透支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姚翀
短短几天内,美的在资本市场上遭遇连续减持,市值迅速蒸发。半年报出炉,投资者们已没了耐心?美的的业务增长,注定陷入挣扎?
方洪波、李东生、董明珠的不同选择
深交所披露的9月2日董监高持股变动信息来看,9月2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通过大宗交易卖出2000万股,卖出后仍然持股1.17亿股。如果按照金额来算,方洪波此次套现13.62亿元,这是方洪波首次减持美的股票。
对于方洪波的减持,美的集团回应称,其一,方洪波因个人资产配置需要,且系首次减持;其二,交易受让方以海外投资机构为主,会继续长期持有,且根据法规要求交易后六个月内受让方也不得减持;其三,未来三季度公司基本面继续向好,预计单季收入将实现强势增长。
有意思的是,就在方洪波减持引起震动差不多的时间,TCL科技也因为创始人李东生股票操作异动备受关注。
9月1日13时03分,李东生委托的交易服务人员因证券代码输入错误导致误操作,卖出TCL科技股票500万股,成交金额3590.98万元。该交易服务人员于同日14时48分买回上述500万股公司股票,成交金额3576.47万元,获利30万元。
对于此事,李东生隔天致歉表示,从还原事情的真相,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维护高管诚信原则考虑,在市场买回500万股,还原交易前现状,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本次误操作所产生收益归公司所有,所产生的交易税费由其本人承担,并接受因误操作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为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收回账户管理权,由本人自主管理。
美的的老对手格力电器,在同一时间也忙着操作股票。9月2日晚,格力电器公布了公司回购股份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截至8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709.12万股,占公司截至8月31日总股本的0.78%,公司已支付26亿元参与回购公司股份。
“爆炸门”事件愈演愈烈“雪上加霜”
方洪波、李东生、董明珠的不同选择,都因为处在半年报发布后的敏感时间,而令人有诸多猜测。从美的来看,它的半年报似乎要好看一些。
据美的2020年中报,目前,美的集团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三大领域营收比重分别为46.04%、38.14%以及6.85%。
对应三大领域,美的暖通空调业务收入同比跌10.37%,消费电器业务营收为530.3亿,同比降9.11%,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为95.2亿,同比降20.79%,可以说,消费电器是上半年营收降幅最低的板块,不过,就是这一板块中的拳头产品,目前却陷入质量质疑之中,可谓雪上加霜。
8月28日,微博认证为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的用户赵占领投诉称,自己购买的美的燃气灶才使用不超过十天就突然爆炸,要求美的必须给出正式的调查处理结果。对此,美的方面随后回应称,已在8月22日退货退款。赵占领通过微博回应关于美的对“燃气灶爆炸事件”声明表示,美的回应明显是为了应对舆论,美的从未对其本人正式道歉。
此事引发了诸多消费者的讨论。而9月8日下午,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涉事产品以及同批次产品“未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本次事故很有可能是多种应力不均匀存在的情况下,导致钢化玻璃应力失衡造成破裂,并声称这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对此,赵占领表示“不完全认可”。
据悉,目前,赵占领要求美的公司尽快给出正式的调查处理结果,以及书面道歉;若涉案型号的燃气灶存在产品缺陷,要求美的公司进行公开召回,或给出其他合理的解决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关于美的产品的投诉不时出现。8月初,沈阳一家庭在使用美的电热水器时,17岁女孩遭电击,险遭不测;7月,深圳沙井富居小区B栋17楼某单元,李女士家厨房内的美的电冰箱突然爆炸起火,闻讯赶来的4名保安员及时将火扑灭。而在7月,贵阳消费者于泽购在网上实名公开举报,称美的在宣传销售过程中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的规定,涉嫌虚假宣传,并提出“退一赔三”的赔偿请求。
美的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在方洪波减持的隔天,美的集团又出现了37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682.26万股,成交额达18.11亿元,不过,深交所网站上并无相关信息,表明此次交易方并非美的高管,而是公司股东,但具体身份尚不清楚。
在一周之内,美的接连遭受两次大额减持,而“爆炸门”领头的用户投诉事件,将美的产品质量问题推到风口浪尖,然而,就在一周之前,美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曾触及历史新高达74.74元,总市值突破5000元。
为此,便有业内人士指出,方洪波此次减持套现的时机颇为耐人寻味,一方面,美的市值冲高,与格力、海尔拉开差距,而另一方面,从半年报来看,美的下半年业绩走势,很可能充满挑战,难以预测。
这是否说明方洪波对美的没有信心,认为美的正在透支未来?我们可以从半年报来看一看。美的最为稳定的消费电器业务,出现了9%的下滑。美的空调业务,虽然在营收上超过了格力,但同比跌10.37%。
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额同比下降26.9%。拆分来看,线上渠道销量同比增长9.6%,销售额同比下降9.1%,线下渠道销量同比下降31.8%、销售额同比下降37.1%。而根据《暖通空调资讯》数据,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同比下滑22%。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认为,今年将会是近年来空调价格最低的一年,整个空调行业,都会陷入低谷。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空调视为美的的未来,似乎也并不可取。那么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会不会成为未来的强力增长点呢?
今年上半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为95.2亿,同比降20.79%,2019年全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同比降1.89%,占全部营收比重相较于2018年微降,2018年全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营收同比降5.03%,占全部营收比重相较于2017年下降。
南方日报记者注意到,据财报,2017年时,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占营收比重曾超过11%,而据最新的半年报,这一板块占营收比重比例只剩6.85%。这意味着,这一业务,因与跨国并购整合紧密相连,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却在逐年交出的成绩单中,罕有亮眼的数据,与此同时,暖通空调在营收中的占比却仍较高,并且出现上升势头。如果考虑到空调行业整体状况,很难将此业务作为美的的未来来看待。
在这种情况下,美的究竟有没有透支未来呢?也许方洪波的心里早已有数。
原标题:8月社融数据远超预期!什么情况?
11日,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社融数据远超预期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初步统计,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政府债券是推动8月社融提速的关键分项。”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称。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8月新增社融规模较7月大幅回升,主要受到政府债券放量推动,以及企业债券发行小幅回暖影响。8月Wind口径地方债净融资规模高达9424亿元;企业类债券净融资额在3000亿元左右,较7月有所恢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8月社融数据大超预期,主要支撑来自:信贷新增1.42万亿元,政府债券增加1.38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增加3633亿元,未贴现票据增加1441亿元。8月非标项目合计增加71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724亿元,可能源于调控加强预期下地产类非标集中放量。
展望未来,李超预计,9-12月还有约2.8万亿元政府债券增量,将对社融构成正向支撑,后续非标项目可能是社融最主要拖累项。总体看,8月社融存量同比13.3%的增速基本可确认是今年高点,年内社融存量增速可能维持在13%左右的高位。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张继强表示,在上半年信贷投放相对充分、年中政策基调动态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更加审慎、打击融资套利行为等背景下,下半年信贷增速可能在13%左右趋于平稳。结构上,8月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维持高增态势,主要是特别国债与专项债资金加快投放撬动基建配套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信贷需求旺盛叠加政策鼓励下保持较高增量所致。
花长春认为,信贷回升是由于银行信贷投放季节性高于7月,企业表内票据融资部分恢复。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同比多增,主要是受益于货币政策精准导向,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贴现票据同比减少,李超表示,8月票据贴现发生额较低,自5月掉落万亿元以下后持续处于低位,表内票据成为信贷的拖累项目,主因是监管部门强化结构性存款乱象整治。
M2保持较高增速
数据来源:央行官网
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0.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4.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月净投放现金175亿元。
花长春表示,8月在信贷小幅回升,以及基数效应的作用下,M2同比增长10.4%;8月信贷投放力度较7月有所加大,房地产销售继续走高,企业经营现金流进一步改善,带动M1同比增速保持上行态势,M1-M2增速剪刀差有所收窄。
在李超看来,财政资金“淤积”是M2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增,但资金尚未拨付,洪涝灾害也影响了资金拨付进度,牵制近两月的M2增速。M2与社融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也来自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支出的不同步。发行债券计入社融,但只有财政支出才会派生M2。预计未来随着财政支出加快,M2增速将恢复上行,而M2和社融增速差也会逐渐收敛。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8月信贷、社融的表现,表明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形成较大力度支持。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精准导向。总量上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信贷社融将保持适度合理增长。结构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政策主要着眼点,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登录后方可回帖